重庆忠县有什么景点?
1.白公祠 位于县城东郊20公里处白石乡,为纪念北宋名臣、忠州知州白乐天而建,坐北向南。由祠门(含牌坊)、正殿、过庭、厢房及白公纪念馆等组成,占地8345平方米,其中建筑物占地6557平方米。大门牌坊书有“白公祠”三个大字,门旁有一对联曰:“文章盖世,节义流芳”,下署“同治七年重刊”。进入祠门即为前院,两侧建有厢房和过亭。穿过前院是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木结构。正殿前有石砌月台,殿后有砖砌仿木结构卷棚顶抱厦,抱厦两边各接一小房。再后是一座碑林,里面竖立着清、民国时期的多通石碑,上面记载了有关建祠、祭祀等史实。 白公祠建筑为清代建筑风格,占地面积较大,布局整齐,保存基本完整。
2.石宝寨 在重庆忠县境内长江北岸的石宝山上,距忠县新县城18公里。始建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竣工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历时17载,由川北宣汉县石宝寺僧海川主持修建。全寨由主寨、附寨、外寨三部分构成,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主寨又分三层,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最上层为主刹,由寨门、寨墙、寨堂、望江楼等建筑构成;中层主要为僧众居住的生活区,有禅房、斋厨、库藏、方丈居室以及千佛阁、罗汉堂、观音堂等多处建筑群落;底层设地藏王菩萨道场,塑有千尊金身,故亦称千佛寨。寨外还有东西两个附寨,分别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等建筑。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飞檐翘角,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塔高51米,共11层,是我国现存的古代大型宝塔之一,素有“世界第九大奇迹”“神州第一奇楼”之称。因塔上悬有明代建文帝朱允炆御赐的“旷代奇珍”匾额而得名。
3.临湖亭 在巴蜀古镇石宝镇石宝山下长江边,临江有一小岛,名为“临江门”。岛上绿树成荫,风景秀丽,临水一面修筑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古建筑——临湖亭。 据《忠县志》、《石宝寨志》记载:此亭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为邑人陈宗鲁所建。《重修临湖亭记》载: “……岁丁酉(公元1594年)冬,余以事归里,即择其隙地营建亭宇,以避风雨,而与鸥鸟麋鹿相忘焉……” 陈宗鲁,字德甫,一字季白,晚年自号“鸥鹤山人”,忠州石宝里(今属重庆市忠县石宝镇)人氏。他幼年时读书刻苦,聪明好学。成年后考取举人,先后出任山东兖州学正、山西蒲州府同知、陕西西安府副史等职。后因父丧居家守制。万历年十八年(1590),服阕赴任途中,回到故里石宝,见家乡山川秀美,民风纯朴,顿生乐土桃源之感,于是决计在此闲居赋闲。 他见临江有个小岛,却无休闲场所,便决心出资,在岛上修建一座园林式的亭子。经过几年的辛勤劳作,终于建成了古朴典雅、独具特色的临湖亭。
4.黄金洞 该溶洞位于忠县黄金镇境内的明月山中。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开始旅游开发,总投资380万元,1996年建成对外开放。洞口呈圆拱形,宽20米,高26米。洞口内左侧有宋代摩崖石刻两方,左刻《明月山碑记》,系南宋乾道元年(1165)忠州刺史王正民撰文,其文已模糊不清,唯“乾坤正气”四字隐约可辨;右刻《明月岩记》,乃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忠州监酒王震之撰,字迹完好。洞内有两条长廊,一条长达150余米,一条长200多米。廊道四周石壁上有古人留题40多幅。 洞中最高处海拔596米,最低处则位于嘉陵江边上,上下落差达580米。整个洞穴面积约7万平方米,主要景区有“南天门”“海底龙宫”“天宫乐园”“水晶宫”等十多处景观。该洞最大的特色在于石钟乳形态众多,且色彩丰富。尤其是“珊瑚”和“雪莲”这两株石钟乳,状似海中珊瑚,色如雪中红梅,堪称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