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为什么会大涨?
先简单说下基本逻辑,不保证正确哈 因为预期差,而因为预期差产生的利润空间就是超额收益(alpha)的来源 举个例子啊 A公司预计明年每股收益1块,B公司预计2块钱 C、D、E等公司分析师预测明年A公司每股收益分别是0.8元/0.9元/1元 这中间就产生了预期的差别,虽然结果都是1块 但是0.8和1之间的差距是不是预期差? 如果A公司公告说明年实际每股收益1.5元呢?这时候会不会产生更大的预期差?
比如,某上市公司公布年报,业绩下滑,股价大幅下跌,然后市场认为这是利空出尽,后续还会涨回来;第二天又公布一季报,业绩超预期上涨,这个时候市场的反应一定是涨停板,为什么呀?就是因为前面公布的年报业绩是低于大家预期的,所以被按在地上摩擦,但最近披露的一季报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所以,股价的波动实际上是对未来预期的变化,至于最终这个预期能够实现吗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一旦出现了超出市场预期的利好或者利空时,股价一定会出现波动 那具体怎么判断市场对于公司的预期的强弱呢?很简单啊,看成交量嘛! 举个简单的例子啊 我们知道一只股票价格10块的时候,成交金额1个亿,那么换手率大概就是1%左右 而当股价涨到11快的时候,如果成交量也还是1个亿的话,换手率就会增长到9%多。 这就是市场资金对于价格的认可程度 在股市中,我们经常听到很多词,比如交易量、成交额、换手率等等这些词汇,到底代表什么意思?能反映哪些信息呢?
我通过下面这个图给大家解释一下 这个是我把整个A股从1990年到现在的所有数据画成了一条曲线,可以清晰的看出来,整个A股的成交量是怎么变化的 在早期的90年代,A股的成交量其实是不大的,每天大概只有几百万左右。 但是从1996年开始,A股的成交量开始急速飙升,一直到现在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我统计了一下,现在每天的成交量大概在3700亿左右——这还是经历了2015年的熔断事件之后的数据了 当然,光看总成交额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还要看一下换手率的变化才有助于判断当前市场情绪 所谓换手率指在一定时间价格成交总量与流通总股数的比值 一个股价如果长期横盘,则换手率一定很低,反之,如果在高位或者低位出现天量的个股,我们就要注意了 从上图可以看到,自从1996年之后的十几年里,A股的日均换手率都在4%~5%之间徘徊,也就是说每100股每天的平均成交额为40~50元左右 但到了2007年之后,由于大量新股上市以及蓝筹股的轮番炒作,使得A股的日换手率达到顶峰,最高的一天甚至超过12%的水平 ——这意味着每100股每天会有120元以上的成交额 这样的成交额可以说是“恐怖”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