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五行属什么?

却凡彤却凡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又称“五德”或“五行说(注1)” 《尚书•禹贡》云:“东海则淮、沂、泗水入海, 西海则泾、渭、洛入河;东南四海皆汇,西北则流沙广瀚,牛毛之群, 麋鹿兴焉。昆仑、析木之野,环山疾流,回川沉滞;又其外三危幽冥, 北河朔野居寒冰,穷山潜渊,厥土浊阴。” 这段文字对古黄河道及四极之地作了描述,并指出东、西两岸地势不同:东方为冲积平原,西部则为山川。古人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五种属性,因此,天有五色——青、白、赤、黄、黑,地有五脏----木、金、火、水、土(注2)....由此而产生了金、木、水、火、土等五大元素(五材)学说,这大概是最早的关于五行的记载了。

《国语•鲁语下》载: “凡民有丧,扶而趋之;有罪,犹宽之” 的言论中,首次出现了“五行”这两个字。书中提到鲁国的臧文仲,他根据当时的传统,把国家的祭祀制度分成王、公、大夫三级,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确定祭神的顺序和祭礼的轻重缓急(注3)…… 这里提到的所谓“行”是指次序而言,并非后来的五行概念,而且当时人们还没有提出金、木、水、火、土这种元素系统。从先秦时期直到汉代初期,人们对五行这一概念的使用都很谨慎,在文献中使用这个词时大多带有贬义性质──通常是用来指斥伪言诈术之人使用的手法(如《庄子•庚桑楚》称惠施大谈“至德之世”与“至乐”之时,就是用的这个意思)(注4)... 《吕氏春秋·孟春纪》曰:“天子乃以元日朝万国”,这里的“元日”即是一月之始,也就是正月的第一天,所以此处的"元"应是“正月”的意思(但此处应是指新年第一天而不是今天的一月份)。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最初人们只将五行用于解释自然现象,并不涉及社会,也没有把它当作一种哲学思想来探讨。 到了战国中期,由于阴阳家们不断扩充他们的理论体系,使得他们开始用宇宙万物来演绎五方的方位、四时(季节)的变化以及万物的生长化收藏等等规律。其中,他们对五行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认为世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这些相互联系着的物质不断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世间万事万物。 (注5) 在先秦诸子百家里,除了上述提到的阴阳家和儒家的弟子曾对五行进行过研究之外,墨家是也参与了一些相关研究活动。但他们只是借用五行说来说明一些具体的社会现象而已,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理论。 司马迁将阴阳家列为九流之一,这是阴阳学派第一次获得官方认可。此外他还强调阴阳家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非常繁荣的时期(注6)....可见,西汉初年的阴阳家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自武帝以来,五德终始说逐渐成为统治阶级所推崇的一种正统意识形态(它主要用来解释王朝更替原因和社会秩序稳定与否问题)。 五德终始说最早见于《淮南子·齐俗训》: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这里的‘祥’就是指“符瑞”(古代皇帝用来表示自己受命于天的象征物)----比如凤凰、朱雀等等。这些所谓的'祥瑞之物'被赋予了神秘色彩并被赋予了一定的政治含义:例如凤鸣朝阳象征着天下太平,凤凰出现证明君主是受天命所归,于是历代君王们都极力宣扬自己拥有“真命天子”身份....为了维护帝王权威,他们还将这种学说发展成了官方历史观和政治思想体系,并用此作为统治思想来约束臣民们的言行举止. 据史料考证,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和汉宣帝时的刘向都曾大力提倡五德终始说(注7)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五行说的影响还不是很大(甚至可以说没有多大影响力),而到了西汉末年,该学派的势头却异常猛烈..对此,当代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在《中国史学名著》一文中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东汉时期儒家势力空前强大,再加上阴阳家们在政治上失势后转而依附于道家,使得五德终始说开始成为主流----尤其是董仲舒和刘向都出身于儒家,他们两人在政治上取得成功后便大力倡导这一学说,从而也就使五行说逐渐获得了广泛认同。 五德终始说的流行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原因的。

优质答主

五行之中,金克木、木克土、水克火、火克金、土克水; 木生火、水生金、火生土、土生金、金水相涵(这个字打不出来)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木相容 这个东西太虚了!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时,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壮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所以这些只是古人想让我们多了解一些常识而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