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跟世界杯区别?
其实,中国足球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是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底层是绝大多数的业余爱好者,中间是一批职业球员、教练、裁判等从业人员,而塔尖当然只有极少数顶尖人才。 然而,我们却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孙子喜欢踢球,我要不要送他去青训营呢”;“我儿子成绩不好想走足球这条路可以吗”;“XX俱乐部来我们小区挑人我怎么没看见啊”…… 其实,这就是社会结构的特点所决定的,在中国有数以亿计的业余球迷(这里不包括偶尔看一场球的所谓“伪球迷”),但却仅有几千的职业球员在金字塔的中层徘徊(包括各级足协官员在内)。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从塔底到塔中的人才输送机制…… 在西方发达国家,比如德国,业余运动员想要成为专业运动员,必须过五关斩六将——首先要在基层联赛中脱颖而出,然后参加州级的联赛选拔,然后再参加全国选拔,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才终于有可能进入顶级球队的一线队。
也就是说,在德国要成为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非常难,这就极大地保证了其国家队的世界级水平。 但反观我国,别说业余球员了,就连很多半吊子水平的足球爱好者都恨不得自己家孩子去当球星…… 所以才会出现某足协主席说的一句话:“我一年踢不了几场比赛都能拿几百万,你让那些搞体育的孩子怎么想……” 当人们都不再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时,这种风气又怎么可能得到好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