塈字五行属什么?
“塈”字,拼音jì ,同“霁”字;《集韵》、《韵会》并居气切,音计[1]。又《玉篇》古意切,音纪。义同。又《广韵》《集韵》丘季切,音杞。又丘既切,音祁。又七亦切,音启。又《篇海类编》苦冀切,音起。义同。 又叶其绮切,音企。《柳永•凤栖梧》:“薄衾小枕天气冷。乍梦初醒,展转寻思旧风景。夜阑珊处三更也,烛花摇影,寒透窗纱明不歇。”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乍梦初醒’一句,笔势顿挫。下阕‘夜阑珊’三句,用虚字转圜,声情摇曳。结处‘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写景如此疏宕,纳兰容若词真得唐五代俊爽之神。”(见《云韶集》)
康熙字典:【寅集中】【巾部】 塈 ·康熙笔画:12 ·部外笔画:8 《广韵》《集韵》俱意切,音计。《广韵》拭也。《集韵》拭除。与霁通。《周礼·秋官·司几筵注》:“凡有寝处之处,几、帱、席皆谓之稷。”孙诒让正义引王引之曰:“寝处之物,以稷名之,谓其清洁易拭,如稷之干洁也。《大戴礼记·夏小正》作‘祭’,是假借祭为稷矣。”○按:今本《夏小正》作“齐”。
《广韵》丘季切,音杞。《集韵》邱器切,音启。《楚辞·离骚》:“扈江蓠与芷茝兮,奔玄芝而采萋萋。”王逸注:“萋萋,犹菁菁。《诗》云‘芃芃萋萋’,言草木茂美也。”○按:诸书无“芃芃萋萋”的诗句,当从王逸注。但此二切之音,均系入声去声,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