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五行属火吗?

艾圣轩艾圣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相生相克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五脏与五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黄帝内经》说“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并且用“木火土金水”来命名五脏的关系。其中,五脏之间有相互资助作用的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相互制约的关系则表现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一年四季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有其生理基础的。因为春季气温逐渐升高,自然界草木萌发,生命活动随之渐旺;夏季温度进一步升高,万物茂盛,生机蓬勃;秋季温度开始下降,枝叶开始凋零,积累营养物质以准备过冬;冬季自然界的阳气潜降,万物沉寂。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可以看出,春天和夏天的阳气升腾为人体所利用,推动着生命的运转。

既然春夏属于阳,那么五行之中也就有了“火”。同时,由于肝脏与草木具有相同的属性,故“肝火”也常常用于形容人体代谢的旺盛状态。从阴阳而言,由于阴气(阳虚)处于下降之势,而阳气(阴虚)处于上升之位,所以,无论心火还是肝火都是“动风”的。

曲德深曲德深优质答主

在五行学说中,火对应自然界之暑热、夏季和光热。由于含有热能,故又称之为“阳火”。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

这里所说的火,非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之火,而是人们通过对物质之火归纳、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理念之火。因此,火是一个具有“温热”、“上升”特性,并能“生化”,“通达”、“外越”作用的哲学概念和中医思维形式。

在中医学中,除了用夏气的特性来阐释火的特性外,更多的是从火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和所见的证候中求得其共性的。诸如口渴而饮、咽痛吐衄、便滞溺赤、脉数急疾等等皆为火热太过所致病态,由此求得火热之性:燔灼上炎、耗伤津液、迫血妄行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