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企业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的手段其实有很多,大多数都是围绕着会计报表进行的。我们在判断一家公司是否造假时,也需要围绕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一家正常经营的公司,它的财务报表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但是如果这家公司出现了下列情形,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
1、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出现异常增长;
2、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出现背离(比如出现巨额亏损但销售收入却大幅上升的情况);
3、销售毛利率明显高于行业水平;
4、存在大量的预收账款、合同资产,或者是巨额的应收账款、合同负债;
5、存货或固定资产等资产项目的金额出现异常增加或者减少;
6、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出现大额挂账;
7、存在大量的不需交纳增值税的项目;
8、现金流量表出现的异常变动。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异常”是相对而言,与绝对数值无关。例如,一般认为,年盈利100万元以下的上市公司,其净利润在200万元左右为正常,低于300万元可视为异常。又如,对于资产负债率低于50%的企业来说,超过50%即为异常;对资产负债率高于50%的企业来说,低于50%即为异常。
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发现财务造假,那么上述特征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但是,这些特征同时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我们不可能就凭这几点就对一家公司下定义说它一定是在造假。
例如,正常的市场行为也可能导致销售收入的增加,这时就应该关注这一收入是否为现金收入且与其他指标是否存在矛盾。又比如,一个生意确实不好做的企业在挣扎期间可能会大幅度降低营业成本,这时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总之,在具体运用这条准则进行判断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业务来进行分析。同时,也应注意以上特点并不是创造出来的,它是来自于我们对真实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总结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