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如何控制费用?
我来说一下成本的控制,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成本主要涉及三个部分,即:营业成本、期间成本和支出。 其中,营业成本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成本;期间成本指不直接计入某项日常经营活动,而应在一定时期内予以分摊的费用;支出则是一般企业不可收回的、一次性付款的项目。 对工业企业而言,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是生产成本的管控。对生产成本进行分解后可以得到如下数据:
对生产成本的管控关键是对以上九种要素进行管控并形成制度。 下面我就具体说说对每一个要因如何实施管控:
一、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减少部门间推扯皮的现象,保证生产的连贯性和流程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二、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
三、做好培训工作,让每一名员工充分了解自己所承担的职责,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四、加强绩效考核,将员工的报酬与个人绩效及整个团队绩效联系起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五、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的职工要及时调整;
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对重大事项的决策、采购、存货、固定资产、成本费用等的经济审核,严格控制风险;
七、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八、定期进行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预算执行偏差严重;
九、积极寻求降低成本的路径和方法,做到开源节流。
费用是企业从事经营,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和费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成本是生产,直接形成产品中所消耗的料、工、费;而费用是除了生产消耗之外其他方面的开支形成的耗费,如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业务费、财务费、销售费等,成本要进入产品中,而期间费用则直接进入当期损益。下面主要分析工业企业如何控制费用在控制费用时,有以下三个方法。
制定费用的限额指标或考核标准,按费用性质不同,分别采用系数法和定额法制定。
系数法的适用范围广,包括企业办公费、水电费、交通费、物料消耗等。
在指标分解上,可根据企业各部门的定员数、部门的资产等,如某部门的办公费,可按某部门的定员人数(含应配未配的人数)×人均费用限额,人均费用限额按部门的类别,如辅助类、服务类、生产类可制定不同的基准限额标准。在考核时:1低于限额的按低于额的一定比例计算节约额,2高于限额的按高于额的一定比例计奖处罚。
定额法的限额适用范围有易变现的物品支出,如差旅费、业务费、低值易耗品等。按定额标准分解到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考核时可参照系数法。
企业要制定费用控制的措施
1、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对差旅费、招待费、业务费等,要设立严格的开支和审批制度,规定费用的用途、额度和审批权限。
2、要加强费用的事前请示和控制,特别是对差旅、业务、招待费的开支,应事先申报费用的用途、预算、人员、时间,由财务部门审核、主管经理审批。
3、要明确费用的控制、考核和奖惩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企业管理部);建立严格的报销制度和监督,处罚制度。
正确应用财务杠杆,节约财务费用,降低筹资成本
一般工业企业财务费用主要由利息支出和利息收入构成。因此企业应正确应用财务杠杆,在风险可控制下,增加负债,节约财务费用,降低筹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