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字五行什么意思?
诗,字从言从矢。“言”表示语言、文辞的意思;“矢”读作shì ,本意为箭,后引申为说话、言语、言论等意思。“言”和“矢”联合起来表示“有文采的言语(即带有文学色彩的语言)”。故《说文解字》释之曰:“诗,志也,从心,言置上下。”“志”表示意志、志向,与“心”“言”相关联,指人的思想感情;“言”表示讲话、发言、沟通等意思。
可见,诗字本意即表达情感或心声的话,它包括一切诗歌、歌词。古人对诗的这种含义的理解是相当宽泛的。如《诗经·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神明者也。”先秦儒需解释的诗,包括所有颂歌、讽喻诗、田园诗等等。汉武帝立乐府,采集民间歌曲,也是沿用古意,把所有的诗歌都称为 “诗”。所以,东汉末年张衡《四愁诗序》称:“古诗虽亡,今独传六诗而已。六诗,五纬也,三礼也。”唐代孔颖达等著《尚书正义》称:“诗者,人之情思所存,故凡有物则言,有情则诗。盖人心所思,无非善恶;所作所言,莫非诗章。此六艺之文,所以尽包乎道矣。”这里所谓的“六诗”其实也就是“风骚”的意思——即孔子所说的“《诗》三百”。
后来人们之所以用“风雅”来特指“风骚”——即指代所有的诗歌。是因为在汉代之后“风雅”一词经常用来特指文雅的事情,并且与“颂”一起作为歌颂的对象。如班昭《东征赋》:“抒风雅之怀,广雕琢之巧。”李陵《与苏武》诗:“良时不再至,别离常在眼。……流俗多懈怠,风雅独凄然。”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明年此树花应发,愿君看见绿芳菲。”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圣代无隐者,英灵尽往还。……既逢知己难,谁恨别长安。”这里的“风度”指的是一种文雅的行为举止和状态心态。而“风骨”则是这种状态的载体。我们可以说李白是风雅的,屈原是风雅的,杜甫也是风雅的。但是说李清照不是风雅的,就没有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