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生肖有关奇字?
子鼠 子鼠初生,形如小豆,颜色赤红。所以子鼠又称“子神”、“赤鼠”;子鼠又被称为“玄鼠”,“天鼠”和“玉鼠”。《礼记·郊特牲》中描述祭祀用的牺牲(用来宴飨的牺牲)用“一太牢”,这“一太牢”是用“牛”“羊”各一个,而“豕”“鱼”各一盘。那么为什么只用鼠不用猪呢?西汉杨雄在《方言》中对原因做了解释,他说:“燕之北鄙,呼鼠曰‘玄’,或曰‘字’。”“字”就是“子”的意思。由于鼠是黑色的小动物,所以称为“玄鼠”。
丑牛 丑牛的“丑”字形似“牛”,其实与“牛”无关。这个“丑”实际上就是“卯”字。《说文》中有解:“丑,纽也。”也就是说“丑”是“卯”的发音加字。而“卯”的本义就是指“扭”。《尔雅·释天》中说:“正月为陬,二月为卯。”郭璞注:“今人言‘初九寅时’者,谓此时月行遇寅。……辰者,时之始,亦曰卯,言万物卯然既出矣。”由此可见“丑”即是“卯”,而且时间上也符合农历正月初九的日子。另外,根据古代的命理学,人的出生年有五十个干支名称,每地支都有对应的五行属性,其中“丑”属土,而“未”属土,二者都是中和之相,所以适合作为人的五行所属。由此,人为“丑牛”。
寅虎 寅字的字形像一头老虎,所以“寅”指虎很恰当。从十二生肖的顺序来看,“寅”居第三,古人把一天分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寅”时正是现在两个小时之内。而“寅”的字形很像一个站立的人,头上有“田”,这是人的大脑;下面有两腿,是为人体结构;中间一竖,代表人的脊背;左侧的一短横,代表人的侧卧的身子。整个字形像一个“人”字,这正是“寅”的正确解释。
卯兔 卯字的字形像枝杈分的细草,所以古代用“卯”代表着春天的草木,而“兔”在生肖里排行第四,正与“卯”对应。据东汉王充所著《论衡·物势篇》记载:“寅,木也,而兔喜焉。卯,木也,而兔喜焉。辰,木也,而龙喜焉。戌,火也,而狗喜焉。亥,水也,而猪喜焉。子,水也,而鼠喜焉。”
巳蛇 “巳”字从“示”从“己”,“示”表示与祭祀有关,“己”代表自己,所以说“巳”的意思是“祭神”或者“奉祀”。而民间传说蛇具有通灵的性质,可以化身显灵,帮助人们消灾解难,趋吉避凶,因此蛇也被看作吉祥之物。所以属蛇之人也有同样的好运与福气。
午马 午马的“午”字象形,像二马齐驱的样子,所以“午”的本意就是指“马”。至于为什么将“午”代替“马”作为时辰之一,是因为古人在中午的时候需要休息,而这个时候正好是马休息的时候,故而用以指代。
未羊 未羊的“未”本来是指“味”,但是这里的“未”指的是“味”中“未”部的味道,也就是咸味的滋味。古人用“未”来表示这样的味道是由于他们发现盐在地里的形状好像根状的甘草,所以将“未”假借表示“味”中的咸味。既然咸味是好的,与之相应的动物就应该被赐予善的名声,而作为人类的五行归属也应该选择属羊的。
申猴 申猴的“申”原意为“神”,因为“神”字下面有个“示”。而这个“示”其实就是向神灵表示敬意的“示”字。因此所谓“申”的意思即是指向神明展示的意思。而最能得到神明护佑的应该就是善于跳神的人吧。
酉鸡 酉鸡的“酉”原指“酒”。由于古时为了祭祀会饮用少量酒,而且是放祭祀器具的箱子名为“酉”。所以“酉”同时还有“酒”和“祭祀”两个意思。而“酉”对应的时辰正好是在晚上七点到九点之间,此时人们已经休息,正在做梦,而梦见神仙也是常事,于是人们又把“梦”和“酉”联系到了一起,用来表示“梦境”和“做梦”。
戌狗 戌狗的“戌”本意是指“灭”。在古代,人们在夜晚用火来驱逐野兽,当火焰高起的时候,野兽都会害怕得四处逃窜,而最后“归”到安全的地方睡觉。所以“戌”就引申出了“归”的意思。《书经·尧典》中就有“夜於戌,乃旦”的句子。而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都代表一种动物,这时候恰好是“戌”时,所以“戌”时代表的是狗。
亥猪 亥猪的“亥”原来指“核”,是个多音字,这里读作hài。在古代,人们将各种种子和果实都放在容器内,盖上“盖”,然后将其投入水中,只有浮上来的才是好种子,而沉下的就只能烂掉。所以“亥”的原意就是表示向上漂浮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