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屯村几月改造?
作为北京第一个生态涵养区,昌平未来五年计划累计投入314亿元,对山区进行整体环境建设。 据介绍,昌平区将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绿色发展重点工程建设,构建“一园八区多点”的空间布局。 “一园”即北清路科技城;“八区”包括沙河高教园区科技创新区、沙河高新区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集聚区等8个区域;“多点”包括小汤山运动休闲健康小镇、马池口镇汽车动力系统集成创新基地等6个项目。 未来5年是昌平生态涵养发展的关键窗口期。按照规划,到2021年,全区林地覆盖率将达90%以上,平原绿化率超过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6平方米,空气质量二级优质天数比率达到70%以上。 同时,通过完善交通路网,强化与中心城的联系,加快形成“一带五轴多节点”的城乡空间结构。 “一带”是以京包铁路—八达岭高速沿线为代表的北部旅游发展带;“五轴”是指以回昌路、北清路、京新高速、八达岭高速和南中轴线为代表的五大发展轴;“多节点”是指在“一带”和“五轴”交汇的重要地带和重点乡(镇)、街(道)打造的多个发展节点。
为加快实施生态涵养发展,昌平区已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程,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据介绍,今年该区将对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实行在线监控,建成运行20个自动监控点;完成115个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和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消除污水直排口262个;继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确保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通过狠抓污染治理,确保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还将在北部山区修建蓄水池、水窖等蓄水工程,增加地表水资源储备量,保障饮用水安全;在南部地区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