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肺病好?

康颂池康颂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老北京的“肺炎”与今天的大不一样,它是指肺部的感染性疾病,范围很广,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肺部疾患。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当时的死亡率很高,能够活下来的往往是那些体质较好,抵抗力较强的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十分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1950年,中央政府设立了“中央防疫委员会”,1956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作为中央主管卫生工作的部门。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卫生防疫体系。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到80年代后期,我国基本消灭了疟疾、流脑,控制了脊髓灰质炎和乙型脑炎等传染性疾病,人民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但在那时,肺结核仍然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中,就有不少因肺结核而死的人物形象。当时治疗结核的药物,效果都不很理想。1973年以前,抗结核药物只有链霉素一种。而长期使用链霉素会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丧失。另外,小儿慎用链霉素,孕妇禁用链霉素。

直到1973年以后,才能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药品,但这类药也容易引起恶心、呕吐、乏力、嗜睡、腹泻和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为了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国家实行了免费接种卡介苗(抗结核病疫苗)的措施。同时,加强了对病人和疑似患者的隔离治疗和观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医疗机构开始建立病房的消毒供应系统。医院设立了专门的供应室,负责清洗消毒各种诊疗器械,以保证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问世,使许多细菌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们摆脱了曾经“谈疫色变”的恐惧。但随着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将面临更多的疾病挑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