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天冬起什么作用?
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干燥块茎,又名北沙参、莱阳参、浙贝母,属药食同源之物。其性味甘平,归肺、肾经,功善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中国药典》中记载,天冬“用于阴虚火旺,咽喉肿痛,咳嗽咯血;阴虚内热,心烦失眠”,可见其清虚热之作用明显。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天冬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突变、免疫调节、护肝及降低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发生等作用[1-6]。
近代医家多将天冬用于阴虚肺燥所致的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咽喉干痛、舌红苔少等症;也可用于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气阴两伤,夜寐不安,烦躁盗汗者。对癌症病人放疗、化疗后引起的阴虚症状有较好治疗作用,如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午后低热或夜间潮热、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等,运用天冬进行滋阴降火、清热解毒,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现代医学还发现天冬还有以下保健功效。 抗氧化作用:天冬中含有皂苷类成分,能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起到抗氧化作用。
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天冬多糖具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小剂量天冬即可显著改善由咖啡因所诱导的小鼠不安、焦虑等情绪,大剂量天冬可使小鼠镇静、催眠。 其他作用:天冬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液灌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功能,改善肝功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炎症反应,因此还能用于冠心病、水肿、皮肤炎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