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个婴儿怎么退热?

曾献进曾献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家宝宝7个月的时候,因为天气热,我们给穿多了,捂出了热疹(在脖子下面,胸腹和后背都有),而且出现了高热惊厥的症状!紧急带去医院就诊,医生说是热疹导致的发热。当时已经抽了一次了,好在没事后,让回家物理降温,注意观察。 刚回去,温度计一量,40度!赶紧给宝宝洗了澡,用蘸了冰水的毛巾敷额头,腋窝和腹股沟处。

又担心浴巾包裹太严,赶紧擦干身体,穿上衣服,抱起宝宝吹风扇(夏天,宝宝房间一直开着空调,26°C左右吧)。 这时,宝宝状态开始不好了,眼睛半睁,手比刚才更乱,脚踢蹬不顺畅,我吓坏了,马上再次呼叫120,同时继续用冷毛巾敷额头,腋下和腹股沟处。

120到医院后,经过急救,宝宝被送进急诊病房。经过抽血化验,注射止惊针,贴退热帖等处理,宝宝的体温逐渐降低至38.5℃,精神状态好转。医生说宝宝这是“捂热综合症”,是因为夏天高温,家长给宝宝穿的过多引起的。并告诫我们,宝宝自身温度调节能力很差,我们不能根据大人的感觉来判断宝宝冷热需要加减衣物。如果大人感觉温热舒适,那宝宝很可能就已经过热了。相反,当大人感觉很热时,宝宝可能正处于低温状态。

宝宝这次住院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其次是因为惊厥。医生告诉我们,孩子本身发热就有可能导致抽搐,但是一般热退后抽搐就会停止。而宝宝这次是由于病毒引起的高热,导致热退后仍然持续抽风,并且反复几次。非常危险,幸亏治疗及时,否则留下后遗症就麻烦了。 经检查,宝宝血液中白细胞并不高,说明宝宝并不是细菌感染。医生使用抗生素药物,主要是因为考虑宝宝发热症状,属于感染性发烧,所以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至于其他药物,医生解释主要是起到镇静作用,因为宝宝出现高热惊厥症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是为了解热镇痛;氯丙嗪是抗精神病药,能够缓解由于高热惊厥引发的痉挛;地西泮是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具有镇定催眠功效。

回家后,宝宝继续服用了几天上述药物,期间反复发热3次,均给予对症处理后消失。大约一周以后,宝宝完全恢复,和健康宝宝没有任何区别。但药物不良反应让宝宝出现腹泻,每天3-4次,便色呈黄绿色,带有粘液。停药后,腹泻停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