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字在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自然观,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通常认为这五种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 1. 金:金属。西方色白,故称“金”;金属性温润,颜色金黄,故而称为“五金”。 2. 木:树木、植物。因为树木生长力量来源是“木气”。古人通过观察发现树木都是春天发芽生长的,所以将春季称之为 “木”季节,因此又被称为“四时之首”。
3. 水:河流湖泊等流动的水。水流动性极强,能够适应各个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水的这一特性相符的属性就是“水”的特性——润下。
4. 火:太阳之火。人们最早认识到的是“火种”。由于火的温暖作用,人类最初用火来取暖、熟食;此外还有照明的作用。火的攻击作用被人们运用到了军事上,就有了“大火”的用法。后来人们对火的性质和作用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就产生了对火的“炎上"的性质的认识,如炎热、干燥、焦裂等等。
5. 土:大地、土地。地球表面由岩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叫“土”。土具有长养万物功能及生寒暖燥湿四气,具有化育万物功能的特征。
那么什么是五行的相生相克呢?
五行相生: 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燃烧能产生热量,故木生火。
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足够的烧炼才能成为泥土覆盖大地,故火生土。
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集起来成块而得名,故土生金。
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汇之水为雨露之精,故金生水。
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因此水生木。
五行相克: 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水分营养,以补自身,树木粗壮才能成长,故木克土;
土克水,因为水的流动本身是不受限制的,当土地出现的时候,水会集中在土地上,受到束缚,故土克水;
水克火,因为火是需要消耗津液来维持其旺盛的火苗,遇到水则被浇灭,故水克火;
火克金,因为高温使得黄金熔化,故火克金;
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工具可以伐木。故金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