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属于什么五行?
我猜题主想问的是“韩国”这个国家的五行属性吧!如果问“大韩民国”的五行属性,那答案是“土”。 理由嘛~很简单,我们的传统历法是以中原(黄河流域为中心)计算五行的,而现在的韩国所在地在古代属于中原王朝的领土范围。
《史记·天官书》记载:“武王伐纣,何?曰:‘东北之方,阴阳气盛。’故太白星经天,公以九月除兵。……韩、魏其后也。”这里的“韩”就是现在韩国的祖先,可见公元前7世纪到前6世纪的时候,现在的韩国地区就被古人归属到了“土行”了。 因为中国的传统天文历算一直是最受我国古代学者重视的知识系统之一,所以周边的国家深受影响,在计算自己的国运时都以中国为准;甚至日本在计算自己国运时都要参照中国。(如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时,因为算出恰逢日本国运衰弱时期,因此才果断发动战争,结果却遭遇惨败)
总之呢,因为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传统历算体系一直对东亚各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使用农历,这跟“干支纪年法”有很大渊源的。而这个“干支纪年法”正是源自于我国古代的星占学,也就是通过观察星空确定每年的节气,从而划分年岁。而每个节气的更替都有固定的数字,被称为“节数”。如立春为123,惊蛰为245等等。这些节数恰好对应了我国古代使用的“十二地支”,所以说每年节气的更替也代表着“子丑寅卯……”的顺序循环。
而我们每个月的五号刚好处在一个星期的起点,即星期一,而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太阳由东方升起,正是一周的开始。一个月五天一个循环,正好和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数”相对应。所以古人就把每个月的一号定为“朔日”,每月的十五号为“望日”(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的时候月亮盈亏变化最明显的时候叫做“望”)。而当月的第一天称为“朔”,最后一天称为“晦”。
一年有365.25个“朔望月”,也就是4年有一个闰月,这样的设置保证了农历与阳历的变化规律大体上一致,不致于出现季节错乱的情况。 好了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理解为什么韩国被归于“土行”了吧!因为韩国所在的地区正好处在我们传统的“中土”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