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五行属于什么?
“五音”在汉代出现,西汉刘歆提出,东汉郑玄进行注解,其说源于古代乐师的看法而流传下来。 五声的概念一直延续到现在,但是和古代的“五声”概念已经不一样。 这是因为现代科学对声音的研究比古代深入太多的缘故。
古人没有分辨细微声音差异的仪器,所以用“五声”来指代五种声音基调,这是非常合适的表述; 但是今人有了电子测听器之后,可以听到差别极大细微的声音差异,再使用“五声”这个概念就显然不合适了——因为人的耳朵能分辨的声音差是极大巨大的;而且不同人之间的耳膜结构有轻微差异,对相同频率声音的敏感程度也会略有不同。这就使得“五声”这个概念变得含糊起来。 如果一定要给“五声”一个确切的定义,只能以古汉语字典中“五声”释义为准,即“宫、商、角、征、羽”五个字。 这五个字可以组成所有单音节字的读音——“一、二、三、四、五”就是由此而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音域”的概念。 当然,这里所说的音域是指汉字读音中的音域,也就是普通话的音域,因为古今语音变化巨大,如果讨论方言的音域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