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字五行属于什么?
“巧”字的五行,在《康熙字典》中写着是“木火”,而这里所说的“金木水火土”的属性划分,是根据古代阴阳五行的理论来划分的。 阴阳五行学说在我国古代的哲学、宗教、文学、医学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影响。 它是以自然界的现象及社会的各种现象做基础,通过人为的研究和探索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哲学体系。 它所阐述的是关于宇宙起源、发展、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
在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中,古人将它们分为阴类和阳类两大种类。 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凡是运动的、温暖的、明亮的、有力的都属于阳;反之,静止的、寒凉的、昏暗的、无力的都属于阴。
阴阳两类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生相克、互相对立而又互相统一。 而五行则是基于阴阳的概念而提出的另一个概念。 它就是将自然界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基本物质构成,并且认为这五种基本物质是相生相克的。 比如,土生金,意思是金要从土里产生;木克土,意思是指树木可以战胜土壤。
除了自然界外,“金木水火土”五个字还用来表示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五官(耳目口鼻)以及五色、五味等。 用现在的话来说,中医讲的“上火”,其实是指在临床上看到的牙齿痛、咽喉肿痛等症状,在中医的理论中,这属上火的范围。 还有“忧伤脾”“惊恐伤肾”“怒伤肝”“思伤心”等等,都是源于阴阳五行学说的典故或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