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保汇吗?
不会,不可能。
1、外汇不是我们的主营业务 政府主导的救市行动是政府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企业手中的外币(卖出),再提供给出口商(买进),如此反复交易,实现市场平衡。 但现在的问题是作为主体的国家不掌握大量的货币(基础货币),而且国内也没有一家银行有实力独立承担这样的任务,因为一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也就是说,国家要直接干预外汇市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的问题。但2008年的情况与当前不同,当时我们还有相当多的贸易顺差,这几年一直是逆差状态。
如果现在是顺差状态,我们还能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比如增加进口,减少出口,或者限制某些领域的出口来调节盈余(亏损);但现在我们是逆差,意味着我们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买入货物,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保持GDP数据,我们只能继续扩大融资,借钱维持日常运转和增加投资,这只会进一步加剧我们未来的还本付息的压力。 而且我们现在的外汇储备主要都是美元资产,而美国的利率目前已经是接近零的水平,美联储已经没有任何降息空间了。随着美元资产的贬值和人民币资产的升值预期,我们手中这一堆美元资产迟早是要贬值完的,到时候我们再想利用外汇储备平抑汇率波动,可能都无力回天了。所以从长远来看,放弃汇率目标或许才是我们最佳的选择。
2、外汇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现在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像当年管理股市一样去直接操控外汇市场,因为外汇市场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A股。并且,除了政治因素,国际金融资本还会受到利益驱动,他们是有自身想法的独立个体而非政府操纵下的工具。 我国目前的外汇管制主要是基于贸易项下的跨境资金监管,即进出口企业贸易项下收付汇的监管。对于个人及非贸易项下的汇款并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
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中,各国都有一定的保护主义倾向,尤其对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国家更是“关爱备至”。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即使想要护汇,也未必能够成功。而且一旦汇率出现剧烈波动,首当其冲的是受损的是那些持汇量高的企业和散户,如果他们损失惨重,势必会对政府产生不满情绪,继而向政府施压,届时政府的应对之策又会如何呢? 我们现在处在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周边又有种种保护主义的苗头,内外交困之下,我们可能别无选择,只有关闭国门,对内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争取用经济发展的红利抵消外部冲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