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些产能不足?
中国的产能早就过剩了,只是这种产能是廉价劳动力和大量土地的资源型产能,不是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产能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为了成为世界工厂,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加入世贸组织,这样外国的资本和商业就可以毫无障碍地进入中国市场,另外就是改革开放,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这导致了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同时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提供了大量土地和税收优惠,当然还有低廉的贷款利息。
正是这两件事,使得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从2001年到2013年,中国的CPI升了不到4倍,而工人的工资翻了4倍多,但是同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却下降了95%,也就是说同样一块钱在美国买的商品和在中国买的产品,13年后能买到更多的商品。
虽然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创造了海量就业岗位,但是这大量的岗位都是廉价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也就是资源型的产能。这些企业利润微薄甚至没有利润,但是就业量大,上缴的税收也有限,对于经济整体增长的作用也非常小 这样的产能当然是过剩的,因为任何产业只要长时间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利润就会下滑,最后可能根本没钱赚甚至还倒贴钱。所以这种产能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产能,我们想要的是高科技的先进制造业的产能。
怎么解决呢,其实也很简单,提高工资,增加消费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对外贸易顺差过大,也可以考虑提高进口,降低出口,毕竟出口越多,外币就越多,而我们又没有足够的外币储备,这就导致外汇占款,央行就得多印发钞票,也就是变相增发货币,这样就会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我们的钱包越来越瘪。(这里只讨论了消费品的问题,并不涉及工业原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