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在五行中属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首先明确一点,古代汉族社会,人们认识世界是围绕人和自然的关系展开的,而五行学说正是解释这种关系的理论框架。五行学说的核心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水、火、土、金、木五种元素,这五种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宇宙万事万物。 中医理论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所以中医理论离不开这个框架。五行相生相克,在中医里被诠释为五脏(心、肝、脾、肺、肾)之间关系。
《黄帝内经》:“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段话描述了健康人的生活状态,也是顺应自然的含义所在。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如果人能按照自然规律生活就能健康长寿。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代表一种特性,在人体器官中,具有相同特性的器官都被归到这一行。如肺属金,大肠属肺,皮肤属肺;肾属水,膀胱属肾等等。观察身体的状况就可以知道五行的状况。 古人判断病症的时候,首先是观察患者的症状,结合节气,判断是何种邪气造成的,然后再确定治疗方法。当然,这是古典中医的理论体系,现代中医已经不再拘泥于这个理论,而是结合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以辨症施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