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乒乓球外交谁赢了?

燕弈萌燕弈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次乒乓外交,对中国来说,属于双赢,甚至对于中国后来打开国门,开始改革开放都有重要的作用;当然对于美国来说,也是赢了的,因为美国最后终于在中国这里拿到了一个奖(虽然这个奖有点莫名其妙) 首先说说这个莫名其妙的大奖吧——这个大奖就是:“斯韦思林杯”,这个奖杯的名称源于英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乒乓球运动的推广者约翰·斯韦思林爵士。1965年,他成为第一个获得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的欧洲球员,同时他也代表英国在混合双打项目中首次夺冠。

1980年,国际乒联成立34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球员,将每年的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命名为斯韦思林杯。 那这个奖是怎么来的,过程其实是非常搞笑的—— 在1971年的第31届世乒赛中,日本选手获得了男团、女团的冠军。日本选手回去之后,真的是欢天喜地,因为他们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世界级大赛中拿下两个项目的第一名,所以回国后,受到了总统级别的接待。

然后有意思的就是在这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要赠送给日本队几个奖杯,以表示庆祝。 (尼克松) 本来嘛,你赠送礼物,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问题是美国当时和中华民国还有邦交,于是美国就派了特使带了几瓶香槟去台湾,祝贺国民党赢得了世乒赛的男团、女团冠军。

然后,尼克松的特别助理基辛格又安排了另一个惊喜,那就是寄送一个装有液体和金属的箱子到日本,而这两样东西是乒乓球和一枚金牌---- 这是要让日本人自己锻造金牌啊!! 于是乎,日本媒体大肆报道了这个新闻,并纷纷议论这枚神秘的金牌可能是什么项目取得,有说是举重,也有说是拳击,各种说法都有。

结果过了几天,美国特使再次出马,公布了一个惊天内幕,原来这金灿灿的金牌,居然是日本在女团体赛中打败了东道主中国队获得的,而这份荣誉,也立刻使日本人眉开眼笑。 (基辛格) 但是,美国人没想到,中国人是会忍气吞声、乖乖认输的,正如此次比赛前,毛泽东说的:“我们不管胜负怎样,都要赢得体面。”

于是在3个月后,在第3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军团在对阵日本队的时候,故意输了女队的比赛,让日本人空欢喜一场。 而男队方面,中国队连赢两局,把日本打得鼻青脸肿。

梅丢梅丢优质答主

在“乒乓外交”40周年的纪念庆典上,中美双方将各派出8名队员参加男女团体和男女单打四个项目的比赛。美国男队由老将格林汉姆、庄志渊领衔的8名选手全部来自海外。除了格林汉姆外,其他7名选手均是华裔。女队的8名选手也全都是华裔。

而从4月27日开始,美国乒乓球队将访问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市,与当地运动员和球迷亲密接触。中国乒乓球队也已经于4月24日赴美访问比赛。

回顾1971年的那场被称为“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中国著名教练王涛的一席话代表了乒乓人的心声:“当年打这场外交球,中国选手们可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前中国国家队主力杨莹也认为,现在回过头去看,当时的外交“使者”们都流下了大把的汗水。

美国人在中国取得的成功在当时曾引起其他国家的乒乓运动员及媒体的议论与误解,中国运动员对此十分不解。王涛回忆道:“当时,我们把外交任务交给了男队的庄则栋。有一次,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的大巴车。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交谈,还给他赠送了礼物。这些举动令我们大为不解,因为在当时,我们对美国和美国运动员都不了解,但庄则栋仍然冒着风险,和美国运动员接触和交流。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是通过体育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并为中美建交做铺垫。”

40年前的“乒乓外交”,为40年后的中美友好往来打下了基础。如今,随着中国乒乓球在世界乒坛地位的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外选手来到中国,学习国球。而对于美国的乒乓明星们来说,40年后重返中国,既是追忆历史,也是在为新的“外交”而努力。杨莹认为,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体育等各领域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交流,为两国人民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友谊,也使得中美两国在世界乒坛“共同进步”,中美两国的乒乓健儿成为了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