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丧考妣什么生肖?
如果按字面意思理解的话,那大概是生肖鼠吧~ 《礼记·曲礼下》有言“丧不过三日,齐衰不麻”,孔颖达疏曰:“古者人君之丧,不过三夜不食,谓上星下宿,二日二夜也。士庶之丧,不过三日不食。以一日一夜为周,则七日六夜矣。今本《礼记》误倒其文,以为‘期’者,‘一’也;‘素’者,‘粗’也。俗本因而误之,故服以日易月,以九日为周,则有十九日食。非但过中,亦乃逾限,不可为典要矣。” 其中“齐衰”是指一种孝服,共分五等,由薄到厚分别是“缌袍”、“缁袍”(黑布做的孝服)、“小功袍”、“大功袍”和“缌麻”。最隆重的是穿“缌麻”,衣服上有精细的纹样,但只能穿七天就换了,不能长期穿用。而“不麻”则是不穿这种带麻制的孝衣。
古代对孝的要求其实是很严格的,父母去世以后,子女要穿上带麻制的孝衣,戴孝三年(当然,皇帝除外,他们要是死了亲妈可是要大赦天下的。)。而且这三年里,每当节日都不能行乐,比如春节要在家守岁,不能出去看花灯看烟花,元宵节也不能出门看灯,要到寺庙里去烧香礼佛、痛哭哀悼。 这样严苛的礼仪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是有巨大意义的。它从外在强制力约束人们在丧期内的行为,同时从内心也让人们产生慎终追远、孝悌忠义的心理暗示,进而加强社会道德建设。
因此孔子说(《论语·子张第九》)“丧,与其哀而不尽,不如不哀而后尽之。”(这话好像有点矛盾啊!)意思是说,对待亲人离世这个事,不要故意表现出很悲伤的样子,而应该心态平静地料理后事、缅怀逝者,这才是正确的丧礼。 不过这种制度在汉朝以后逐渐式微,到了宋朝基本就消亡了,现在只剩下一些仪式性的东西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