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时候什么生肖?
包拯(公元999年-公元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长途客运中心站旁)人,北宋名臣。 包拯出生时,恰逢宋初“广运殿”灾异,真宗诏王钦若等直赴庐山焚香礼拜、修书答谢。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包拯在太夫人吴氏的携引下,前往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进香。 这次朝山进香历时三月,行程五百里。回到家里,他已十四岁了。
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冬,包拯奉命出使辽国,在契丹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反复折冲,成功完成使命。回国后,受到仁宗奖赏,授任三司户部判官。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五月,包拯患疾,仁宗遣医人诊视,赐以药饵;六月二十三日(公元1062年7月3 日),包拯病逝,享年六十岁。 包拯去世后,仁宗亲临吊唁,赠礼甚厚。谥号孝肃。
根据上述记载,大概可以推知包拯出生于公元999 年。 那么,问题就变成如何确定包拯出生的年份了。 通常认为,包拯生于宋代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正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一。 这一说法来源于《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七十六》: “(包拯)少时有神人相曰‘五岳得之,位极人臣’。幼有孝行,年十三,父母并亡。” 而其他资料则称包拯生日是正月初十或者十一。 其原因在于与包拯同时代的苏颂在《文忠集·卷三十六·墓志铭》中说到: “辛巳,天子始亲策进士,包君与焉。自蜀中来,得第后,其年归省,则亲在堂。” 苏轼《东坡志林·卷六·记老包》亦提到此事: “余尝见京师鬻鱼者,每鱼数尾,用大竹框围之,置车上,虽风雨露沾,慎莫触破。既入都,至包丞相府前卖之。云是西川来者。……及为丞相,其子煦娶妾,生一儿。”
据此,范祖禹等在《皇宋通鉴纪事本末·卷四十·包拯殉节》中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包拯生于景德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天禧五年正月十二日薨……” 这个推断看起来无懈可击,但是有一个漏洞。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包拯生于公元998年,去世于公元1062年,那他在世的时间就长达64年,这显然与史料中记载的包拯享年62岁的结论不符。 所以,范祖禹等人的说法不能成立。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包拯出生在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 理由是包拯担任官职最早是在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 年)。此时他应该有六七岁。 《宋会要辑稿·职官七·知开封府》载: “(大中祥符)八年二月七日,枢密院言,检准元丰法,非熟状不入奏,故不批札。勘会包拯系原带御器械,合依上件节次施行。”
据此推算,包拯生日当在农历十月。 再结合《宋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七》所载: “仁宗即位,年七岁。太宗皇帝后周贵妃育之宫中。” 可知包拯当在仁宗即位之初出生于真宗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