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影子是什么生肖?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意思,我虽然不迷信,不过对于传统文化还是有些好奇和敬畏之心,所以经过我多方面的考证,得出结论如下: 先给出答案,十二个属相对应的动物在白天出现的顺序是:鼠、牛、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虎。晚上出现的顺序是:马、羊、猴、鸡、狗猪、虎兔、龙、蛇、马、羊。(对应关系见附录) 为什么会是这个顺序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知道地球是在自转的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也是会在天空中移动的,而古人是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时间的,将太阳所在的方位与地支联系起来形成了“子时”、“丑时”等12个字。 子时的起点叫做“昏刻”,就是太阳刚刚落山的时间,这一时间,阳光照射方向开始由南方转向东方。同时,子时的最后一个时辰叫做“暮刻”,也就是日落后的两个小时,夕阳完全进入西面的地平线。
辰时是指上午7点到9点这段时间,这个时候阳光明媚,正是劳动或者锻炼的好时候,因此“辰”字由“晨”和“辰”两个部分组成,表示清晨的时间,也暗示着早上7-9点这个时间窗口“昼长夜短”。 巳时从9点开始到11点,这个时候阳光最猛烈,古人把正午12点的太阳放置在“午”的中间,所以“巳”字的字形就像太阳光芒四射一样。而且据《墨经》记载,当时的测量工具已经可以精确到分,一分就是360秒,相当于现在45分钟,而二分则是现在的1小时。这样算下来,一天有8个整点,每个整点前后各半小时,共4个小时,而正午时阳极盛,随后慢慢衰退。 未时从11点开始到下午1点,此时阳光仍然强烈,直到中午12点后阳气达到极致,这时阴气开始产生,所以从午时开始的每半个小时为阴消阳长之时,故“未”字像草木被日光暴晒的样子。
申时指下午3点到5点,这时候阳光开始变弱,阴气上升速度逐渐加快。在古代,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八刻,一刻相当于现在45秒,八刻就是36分钟,而三刻则是一刻零30秒,刚好90秒,正好对应了今天的一个整点。 酉时从下午5点开始到7点,这个时候太阳位置下降到西面的地平线下,但阳光仍照射在地面上,此时“酉”字的形状像朝西方倾斜的火把。
戌时指晚上7点到9点,这段时间阳光全部退入西方,阴阳相当,所以“戌”字由两个“广”字构成,暗示着此时光景广袤无垠。 而亥时从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月亮从东方升起,而太阳尚未落下,昼长夜短,所以“亥”的形状像一个倒立的“日”字。
白天动物活动的时候影子是向下的,而夜晚动物们活动的时候影子就逐渐向上,而在阴阳平衡的亥时,影子的位置最高。 从上面过程可以看出,除了正午,其他时间的影子都是一高一低,一阴一阳的。只有到了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所有的东西都闪耀着光芒,所以此时影子是最短的,也就是说正午时刻,万物都在光明中显露身形。 而“子”字的字形就像一个大写的“十”字,本来应该排列得很整齐的数字突然减少了一倍,这正是暗喻了冬至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所有生物都开始躲进黑暗之中,只有在黑暗中他们才能展现出自己的身形,这就是“子”字由“宀”和“兹”两部分组成的道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