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线何莫修结局?
《生死线》里,四道风、欧阳湘灵、郝得刚、龙文章这四个人物代表了中国抗战中四个不同类型的军人,他们身上分别体现了中国士兵最可贵的品质,也代表了中国人面对外敌侵略时四种不同的选择。 郝得刚是忠勇的,他身上的战意是最强烈的,他对四道的感情也是最纯粹的男儿之情——他是四道风的结义兄弟啊!他死的时候双手紧紧抓着枪,眼睛望向远方,那远方是他心中的战场。他的死是一种升华,一种带着惨烈美感的升华;
龙文章是狡黠的,也是善变的。他自小被外国人收养,因此他有西方人的狡诈与机敏,同时也保存了部分中国传统军人的质朴。他不像别的三个人一样把信仰和原则看得太重,所以他能灵活地对待这些理念上的东西,他在大义与生存之间选择活下来,在服从命令与脱离组织单干中选择了后者,因为他知道,光凭一个人,哪怕是一个有勇气有信念的人,是无法改变什么的了不起的。
欧阳湘灵是个矛盾体,她是那么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可是这个国家却没有给她公平待遇——她连一个普通的医生都不能做。于是她远走国外,本打算就此远离战祸,过平静的生活,可是她遇到了龙文章,就像李云龙遇到了田雨,他们的相遇既是偶然又是必然。欧阳是个内心极其柔软的女性,她的情感格外丰富且细腻,她既热爱自己的祖国,又不忍看到祖国的屈辱和伤痛,所以她选择远离故乡,可是战争依然找到了她。
比起其他几个人,欧阳的性格略显软弱,她的信仰不是刻在自己脊梁上的铁骨,而是绽放在脸颊上的笑容——她愿意为了和平和幸福放弃战争和流血,但问题是她不知道,她的幸福已经浸透了英雄的血泪。所以,她最终的选择是死亡——用自己的生命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战乱。
与其说欧阳的死是一场意外,不如说她是在完成一场美丽的殉情。
四道風这个人物最有血有肉,最接近现实中的普通军人。他是个头脑简单的莽汉,对信仰和革命缺乏崇高的理想,他当兵就是为了有口饭吃,顺便弄个媳妇。他很忠诚于自己的阶级,对于自己所属的军队和外来的武装,他的态度非常明确——打鬼子没有错,打老蒋是不行的。所以他最后没有和欧阳一起自杀,而是在混乱之中杀出重围,去找属于自己的“小凤”去了。
如果说这几个角色中有谁应该活着走到和平的1945年的话,那个人一定是四道風。可惜,小说结尾这样写道:“他不会再长大了,这辈子都注定这样莽莽撞撞,一辈子都是个糊涂虫……他不会再长大,可谁又知,只有他才能带来中国的希望……”(引自虹影《饥饿的女儿》最后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