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暂停上市会怎么样?
2014年8月3日,ST金泰公布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为89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7%;净利润亏损5.6亿元,同比上年巨亏的6.19亿继续扩大。 ST金泰的股价于1997年在上交所挂牌交易,主营化工产品制造、销售及技术开发等。2010年起因连续3年亏损,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变为*ST金泰。2011年年报披露后,由于未在规定时间内披露年报又被*ST处理。此后,公司便陷入了年报“难产”的尴尬境地 公司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的股东户数为1万户,较去年底减少了近五分之一。
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两年亏损就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即*ST),若连续三年亏损则会被强制退市。因此为了保留在资本市场的资格,很多处于退市边缘的公司都会想方设法扭亏,但ST金泰却选择了一条颇为特别的之路。 在半年报中,ST金泰称“公司将全力清理资产变现,尽快实现资金回笼以弥补亏损并偿还到期债务”。而其采取的方案是对出售北京华颐嘉和投资管理中心股权所得6300多万元进行一次性核销,以此实现巨额盈利。
然而据测算,该笔股权转让所得扣除相关税费后的实际收益不过4000万元左右,远远达不到弥补亏损的水平。对于为何要对这笔款项进行一次性核销,ST金泰给出的解释是: “虽然通过该转让取得相应收入,但由于本次交易的对方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且本次交易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交易前公司对其不存在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故对本公司利润影响金额有限,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角度出发,建议将该部分收入一次性核销。
其实,像ST金泰这样将一笔应计入当期损益项目的款项一次性冲销以求扭亏的案例并不鲜见。例如曾在2013年上演“退市危局”的上海家化也曾将“投资收益”确认为营业外收入用于抵补当年亏损,以达到免于面临退市的危险。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ST金泰这样的操作实际上是在打“歪主意”,既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又在规避退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