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的五行属于什么?
【宁】,拼音为(nìng)。 《康熙字典》中解释“宁”字曰: 「《說文》宁,莫寧也。从宀,寧聲」。 本義為安靜、安全、安定。 又引申為寧息、寧康、寧谧、寧和等含意。 我朝造字本义认为「寧」表示居所安寧,其字形由「宀」負責表義,「甯」負責表音。 《說文解字·宀部》載:「甯,廬也。从宀,甯聲。」「廬」指房屋,与「寧」字有親戚關係。《說文》中還提到另一組與「甯」的字型相似的字,即「寢」和「寢」,這兩個字在古文字結構中也像房屋的形状,可表示住所的意思;「寢」則特指臥室,而「寢」則泛指睡覺的地方。
「寧」作為地名用字,主要出現在今日陝西省東北部一帶,這裡是秦嶺山脈與黃河交匯之所,地形險要,自古就是中原地區與關中西部的交通要道,也是軍事重鎮。 秦晉之間有一大片平地,稱為「临汾盆地」,這裡水草豐美,適宜農牧業開發,又有汾河經過,灌溉便利,是富庶之地。公元前573年,晋國將這片地方賜給了趙氏,稱為「寧邑」;漢代此間設置鹽鐵官營,並在此地屯田,後來這片地方成為唐朝軍隊駐守的重鎮,稱為「寧州」或「靜寧州」。
金代廢除寧州,改為「貞順軍」,元代復設寧州,明末清初又改回貞順軍。195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新疆,為了鞏固防守,在今鄯善縣修建了馬倫庫爾基地,這裡離烏魯木齊約二百公里,對抗外敵時以烏魯木齊為總部,「馬倫庫爾」因此得名,又因「马伦庫爾」在维吾尔語中发音為「寧庫爾」,故稱「寧庫爾盆地」或「寧庫爾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