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字五行从什么?
“修”字的五行是水。 简体笔画数5画,五行属水;繁体笔画数10画,五行属水。 清《康熙字典》记载: “修”字,【戌集上】【土部】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9畫。 《字彙》云:“修,美也。从心,攸聲。音脩。又作修饰。” 本義:飾修。 引申義①:美化,裝飾。如:修剪、修飾。
引申义②:修理。使完善。如:修整、修繕、修葺、修正、修复、修補、大修、小修。 注⑤:今“休”字已非“修”的异体。(《康熙字典》)
以上五行的分析是根据简体字做出的判断。
而“修”字的本意是指飾修。即装饰修饰的意思。 所以五行并不是根据其本义得出的。而是根据其引申义中与五行相关联的义项划分的。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古人把世界划分成了五个部分,即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加中央為中宮共為五方,每一方都有一个君主管理,东方為太陽主生,西方為太陰主殺,南方主長,北方主殺,中宫主生殺。
同时,古人又把自然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并把人分成五臟六腑等十五官位。所以五行可以说就是自然界的五個属性:亦稱「五德」。這正是「天無五方,地無五塊」所說明的道理。
我國古代哲學著作《周易》開篇就講了五行:「五行者,一陰一陽之氣也。」書中還將五行分別比喻為澤、火、雷、風、水五种物象。并以此構思了一套宇宙演化生成論。
由此可見,五行並不是指五种實物,而是對應著金、木、水、火、土等五類事物的五種屬性。而修這樣的字則是被賦予了五行的含義。 至於其本義和引申義中含有的五行成分,則可以看作是這些本義或引申義被使用時附加上的五行色彩,而非其本身具有的五行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