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美国有钱吗?
中国和美国贫富差距有多大呢?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3年全球贫穷线,一个三口之家需要895美元的收入才能维持基本生存。而中国有4亿多人处于这个标准以下,相当于美国全国人口的4倍多。 如果以国际上通用的购买力平价来计算(Purchasing Power Parity),1990年中国和美国的人均GDP相差不大;但到了2012年,这个数值已经扩大到17.7倍。如果说90年代中美贸易逆差主要源于美国的科技和金融产业优势,那么这些年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使得中美两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逆转——现在中美经贸往来已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在于美国向中国出口商品,其中就包括大量工业制品。 虽然美国的军费开支和财政转移支付给了其盟友很多好处,但却无法完全填补这一巨大的收入缺口。
于是,为了追求平等,美国人开始花大价钱买中国货了! 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2年中国商品对美国市场的出口额达到1648亿美元,比2009年增加了30%以上。这其中,工业制成品占了近九成,包括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手机、电脑、零部件等,应有尽有。 除了货物贸易之外,近年来中国对美投资也不断增长。2012年中国企业共在美投资393个项目,实际投资额达到211亿美元,同比增长45%。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了数十倍。这些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被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另一部分则被用于对外直接投资(FDI),比如并购美国企业和债券以及海外证券投资的支出。仅2012年就有近2500亿元资金通过FDI流入美国。
中国人还花了大价钱向美国进口农产品。据美国农业部数据,自2007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12年进口量达1.1亿吨,比上年增加2%。与此同时,中国也是玉米、小麦和大米的重要买家。 为了减少贸易顺差的扩大,从2009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下调进出口关税和放宽市场准入,同时加大了对高技术产业的补贴力度。然而这些措施收效甚微,因为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业,很难像美国一样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弥补收入缺口。为此,人民币需要进一步升值来抵消这种失衡影响,而升值压力又会反过来影响中美两国之间以美元计价的贸易和投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