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踢球为什么成本大?
首先,你说的这个“成本大”,是相对于什么而言呢? 中国足球行业在总体运行上是否处于亏钱的状态?答案是肯定的。 但这并不代表具体运作这项运动就必定要耗资巨大。 以职业足球为例,目前在中国真正能够实现的,就是中超、中甲这样的级别。而一个业余足球队正常的开支,一年几百万人民币上下(包含球员工资,场地租赁,教练团队费用等);职业一点的球队,像中甲的球队,一年的运营成本一般在两三千万左右。这些数字看起来可能很多,但要知道中超各俱乐部的投资方都是企业或者财团,他们打造一支球队花几个亿甚至更多,其实最终都是从企业利润里出,相当于花钱买荣誉,这种奢侈在欧洲是难以想象的。
而中国之所以能够支撑这么多职业联赛,主要原因在于参与球队的数量足够多,从而确保在联赛的竞争上不至于太激烈,同时也能保证各支球队之间的水平差距不是太大。否则的话,中超球队投入几个亿,中乙球队连几百都拿不出,那比赛确实没有任何悬念了,根本不可能呈现现在这样的场面。 所以,如果从经济上看,中国的职业体育在总量上是足够的,问题在于结构失衡,某些项目过度投入,某些项目严重亏欠,导致整体水平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