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的五行意思是什么?
《本草纲目》载,“土无定态”,意思是地球上的土壤是没有固定形态的——这太对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除了各种石头以外,95%以上的物质都是会流动的、或者说是可以移动的。 这种特性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土壤是一个介质,它具有流动性或可渗透性。
在地球上,没有哪块土壤是不具有流动性的;同样地,也没有哪片土地是完全没有介质的。 这就引出了关于“土”的一个重要的科学概念:容重。 什么是容重呢?它就是单位体积内土壤的质量,也就是每立方厘米土壤所拥有的重量,用g/cm3表示。 通常来说,质地越紧实,结构越密实的土壤,其容重越大;反之,则容重较小。 但不论土壤的容重大小如何,由于土壤是具有流动性和可渗透性的,因此无论我们脚踩手摸还是浇水施肥,这些作用力最终都会垂直向下传导至整个土壤介质。
同时因为有了这种传输作用的存在,虽然土壤的容重不同(即各部分含水率、含水量、孔隙度等不同),但它们之间的密度差异并不明显,也就导致了土壤密度指标的差异并不显著。 所以,从物理学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认为土壤是固、液、气三相共存的混合物,而且是以固体状态存在为主的。 所以,从化学意义上来认识土,就必须把其溶解在水溶液中的盐类算在内,它们的总含量通常大于矿物质总和。这就是说,土壤不是由矿物构成的,但它却含有来自矿物的化学物质。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但这些有机质绝大多数都不是微生物的作用底物。只有当微生物将矿物质分解为无机离子后,那些有机质才会被合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