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演员?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刚写了关于如何评价演员的文章,今天就有朋友来问我同样的问题,真是巧啊~ 我的文章里提到了演员的五种境界,演什么是什么,这就是我对演员的第一要求。这个境界其实很难达到,但却是所有演员应该追求的目标。 很多演员在饰演角色的时候,会把自己带进角色,然后让观众觉得“呀,这个演员跟角色真像”,这其实就是一种以演带演的方式。这种方式很普遍,也容易让人入戏,但是出来的效果会不会像呢?这是不一定。
我举一个特例——梁朝伟。大家都知道,梁朝伟是一个很有层次的演员,他演戏很多时候会让你感觉不到他在演,而观众也会自动把他和他出演的角色融合在一起,这时候,演员和角色就不分彼此了。但这种浑然天成的感觉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演员,她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完全把生活和工作划分开。在家里她是一个好妈妈、好妻子;而到了剧组,一穿上衣服,化上了妆,换了身份,她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的手机里面只有工作联系方式,回到家她才把手机和账号重新找回来,这样的做法让她能把角色演活的同时,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我觉得这种分寸感是很重要的,过犹不及啊。
还有我很喜欢的演员张铁林,他在扮演皇上的时候,那种感觉就是,哟,这不是皇阿玛么?但是在其它角色中,比如《天下第一》中的铁胆神侯,又让你觉得很新鲜,这个演员怎么可以这样演呢?但是回过头来想想,太符合人设了吧! 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演什么是什么,这个角色就像是从生活里提取出来,经过演员的二次加工,再还原到屏幕上的。
除了这点以外,我还挺喜欢李安导演的评价,他说演员就是要疯狂地爱上某个角色,然后在你演完这个角色之后,你爱上的那个东西(角色)能够留下来一点,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点存在你的脑海里。 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留一点点吗?因为一个人的记忆力真的很有限,如果你一遍遍地回看自己拍的戏,那只能证明你这人没什么出息,想靠回味曾经的努力来安慰如今失意的自己。有那时间回头瞅,还不如好好构思接下来要拍什么。所以,留着那么一点儿爱(对角色的痴迷程度)就够了,千万别贪多嚼不烂哦~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