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几个月定型?
孩子一般6个月左右会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性格,这时期的宝宝开始产生第一个叛逆期,也会形成“第一反抗期”,此时宝宝的神经系统更加发达,认知能力有所提升,自我意识也开始萌芽。 因此很多妈妈会发现,之前特别可爱的宝宝突然变得爱哭闹、爱耍脾气了;或者原本很聪明的宝贝不爱学新东西了,甚至对父母的学习和能力产生了质疑;又或者有的宝宝开始出现咬指甲、啃手皮等重复性动作,其实这些都和宝宝的性格形成有关。 那么在这个时期,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在性格上更优秀呢?
一、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安全感的奠定者 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宝宝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宝宝日后的人际交往、情感依赖以及性格形成。 著名心理学家安娜·弗洛伊德说过:“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发展一个安全的依恋关系,那么他长大后很难相信别人,也很难与他人保持长久亲密的关系。” 所以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的关心和爱,与孩子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这样有利于孩子自信和快乐情绪的培养。
二、提供适当的刺激环境,促进智力开发 宝宝在2岁前,父母可以通过多和孩子说话,读绘本来刺激孩子的语言能力;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来引导孩子学习;通过陪孩子做游戏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等等。 另外,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色彩、形状、温度等一些简单的认知,比如拿不同的颜色让宝宝识别,教宝宝认字等等。
三、以身作则,做好行为示范 对于还不会走路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还很单纯,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因此家长们要做好榜样,给孩子塑造一个良好形象,让孩子学习并做到这些:坚持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的作息;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体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积累知识;每天做一些家务,培养独立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