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灾2015原因?
1、融资盘失控 2015年的股市,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在上半年大金融、大地产等权重板块还相对萎靡的时候,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小股不断拉升。在这样的行情下,很多人为了追高而追高,根本不考虑估值和基本面的问题,甚至大量融资买入。据有关部门统计,当时两融余额达到2.3万亿,相比之前最高点增长了一倍多;平均每10个投资者中就有1个是通过融资账户入场的。当然融资盘并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资金能够持续涌入,而且能够推动股价上涨,那对市场整体而言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如果股价无法继续上涨或者下跌,那些融资盘就将成为致命的毒药,直接摧毁用户的信心。
2、外汇占款锐减 2014年由于监管层不断释放利好,加之市场流动性充沛,所以汇添富、易方达等众多基金公司都发行了数量较多的新基金。这些基金产品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建仓周期短,且集中度较高,这势必会推升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另外在当时互联网金融异常火爆的背景下,很多投资者将现金转移到余额宝之类的理财产品中,致使市场流动性不断减少,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去产能化”的过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盛行以及投资者理财意识的提高,这种“去产能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缓解。到2015年下半年,市场流通中的货币虽然多了不少,但是大部分都被存在银行或者购买理财产品了,真正能够用于买股票的资金非常少。另一方面,虽然两融余额很高,但大多数都是杠杆资金,只有小部分的保证金是客户自己筹集的。当股价下跌时,杠杆资金的爆仓风险就会显现出来,一旦客户损失严重并且不再追加保证金的话,那么券商也将面临巨大的偿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