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危险吗婴儿?
血管瘤是后天性良性血管病变,主要由血管网和血管腔组成。临床上分为毛细血管型(包括鲜红斑痣和草莓状血管瘤),肌间静脉窦和血管内皮增生两种基本类型。除单纯性的囊性血栓外,大多可分成毛细血管型、海绵状、蔓状和巨痣型四大类。
1、毛细血管瘤:多数以面部发红为明显特征,如发生在口鼻唇部称“唇舌血管瘤”,位于舌和口唇之间称为“唇颊血管瘤”,发生于咽喉部称为“咽口腔舌瘤”,发生于牙龈称为“牙龈血管瘤”等等。
2、海绵状血管瘤:由扩张血管构成,缺乏血管壁,内容物为血液,质地柔软,压之可消失,松开立即恢复。多位于皮下及筋膜下,也可位于内脏内,如胃肠,肝肾,心肺等部位。
3、蔓状血管瘤:由血管聚积成团形成的肿瘤,多位于皮下,常呈蓝色,压迫肿块是不会缩小,挤压或平复不易消退,且可扪及蜿蜒弯曲的血管样结构。
4、巨痣型血管瘤:由大量的扩张血管构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又称血管纤维化,多发生于婴儿出生后数月内出现头面部(常呈鲜红色)、颈部和躯干(有时为蓝色)的显著肥大斑痣。本病的发展比较缓慢,往往一直生长到儿童期甚至成人,但对机体一般并无大害,无需治疗。少数发展很快巨痣型血管瘤可占据大面积皮肤,引起各个脏器受损,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及早积极治疗。
血管瘤常见症状:
1、症状:头颅血管瘤可用头痛、呕吐和颅骨变异等表现的。其临床表现因血管瘤的面积和发展方向而异。少数情况可有肿瘤压迫引起眼睛变形,突出于皮肤表面的肿块,部分患者可有变薄、色素减退等。在婴儿出生时就可以看到瘤体,但是此时瘤体常常不是很明显,而且在宝宝出生以后半年,甚至更加漫长的时间,血管瘤可能都不出现增大的迹象。
2、体征:有些头颅血管瘤表现在颞部,即额头偏后头部,俗称“脑壳胎”。可见到颅骨变形、缺损和破坏。颅骨变薄,在婴幼儿枕骨、顶骨中央处的骨骼,用手触摸感觉犹如手掌手掌感觉犹如豆腐一样柔软。在侧面看到的骨骼有些隆起。
在成年人头颅血管瘤常以偏头疼为多见。而眼眶内的血管瘤则可见眼球突出。
有些面部和颈部血管瘤可有皮肤紫色或发红的改变。而口唇部的血管瘤在严重的青春期发育期可因血管扩张、瘤体增大而造成牙龈和唇部的疼痛,甚至出现出血现象。
颌颈部及躯干血管瘤有时也可因内皮细胞的侵蚀而造成巨大皮下肿块。在这些部位由于血管扩张,血流速度比较缓慢,常常可见到白色或蓝色结节状突起。